•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艺术新闻

小说《精英们》书评:弄 潮 儿

时间:2016/8/14 9:46:30  作者:邹新炎  来源:关西华文时报  查看:3  评论:0
内容摘要:小说《精英们》讲的是改革开放时期一群青年在上海创业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威廉(古威年)是香港知识青年,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影艺工作室,自任董事长;露易丝(田诗)-北京姑娘,她既是一位外国时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又是一个新品牌的创业者。他们相遇于上海。作者以现代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营销策略...

小说《精英们》讲的是改革开放时期一群青年在上海创业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威廉(古威年)是香港知识青年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影艺工作室,自任董事长;露易丝(田诗)-北京姑娘她既是一位外国时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又是一个新品牌的创业者。他们相遇于上海。

 

作者以现代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和巧妙的资本运作,把他们两家公司从合作、融通、拓展、并购、上市逐步引向事业的巅峰;同时也为他们的情感纠结编织了一个奇巧、浪漫、热烈、但不失清纯与高尚的三角恋爱的凄美花环······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在语言方面, 作者很注意营造和主人公的身份、性格相得益彰的艺术意境与优雅情调,其中还不乏具有朦胧色彩的格言、诗歌以及清新怡人的风光描写、浪漫抒情。威廉、高佬、肥仔情急脱口而出的香港话既突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他们的地域人文背景也为有音无字、独具神韵的南粤方言进入文学创作做了有益的尝试。

  

对所涉专业的娴熟语言表述的精准是《精英们》的又一特色。比如摄影艺术的光、角度与灵感的关系;玉器古玩的诗情画意;时装与品牌系列的打造;公司的现代化管理、危机应对、资金融通以及操作公司上市的纷繁手续等等几乎可以视为这些行当的入门指南或是经典范例。对作者而言,这是他驾轻就熟的营生是他花了大半生时间、心血得来的经验或是教训。在作者的背景介绍中,他是资深财经评论人、正宗的改革开放全程亲历者。当过官员下过海号令过国企管过外企从一位工厂的工程师不知怎的干起了上市公司的CEO因此被人贴上了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的标签。这些都只不过是他的外在行头”,其实他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只会赚钱的商人”,他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而同时他又是个喜欢自由自在、玩儿心很大的玩家。他玩玉玩摄影玩国内、国外的风土民情玩兴之所至的全新的职业······一切都随心、随兴、随缘地玩还不知不觉地玩出了点名堂来。他少年时就对摄影情有独钟,作品不时见诸报章杂志前几年还结集出版了一本编排精美、图文并茂的摄影专集——《答案在风中飘》。如今淡出商海江湖的他又玩起了学问以学者、研究员和兼职教授的身份行走于港澳和海内外高等学府和经济论坛还登上了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的三尺讲坛他要把自己前半生的实践经验提升为实用理论启迪后生。根据需要,他先后变换了许多工作岗位,但惟有做人的准则和为国分忧的信念始终不变。

   

改革开放伊始便下海经商的履历对他而言与其说是成功的喜悦毋宁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在小说的《前言》里袒露心迹:“我怀念创业生涯中那些沸腾的日子怀念商场上那此消彼长的竞争场景怀念火烧连营的成功快意也怀念败走麦城的刻骨悲怆。然而更令我深切怀念的,是那些敢想敢干、无畏无惧的青年精英们”。     

他的内心还有一种强烈的期许即希望这些精英们能够得到社会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在小说的《引子》里他再次提起精英们”:

 

他们是最富争议的新兴族群······

  作为一个企业家群体他们来不及停下脚步为自己细想也远远没有学会张口为自己、为自己所属的群体辩护

    ......

“他们用辛劳和汗水铸造了一家家企业的成功与辉煌他们用生命与爱情编织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

正是这支改变经济社会的力量,无畏无惧、勇往直前,掀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以上作者发自肺腑的感慨与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的见解很相似。张先生认为,企业家是应用、支持并催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乃至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云云。也许你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不赞同这些观点但人们无法否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革命在这场天翻地覆的大潮中企业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作者把这些敢于迎潮而上、击水中流的弄潮儿定格为精英”,似乎并不为过!

 

 

(作者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