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艺术新闻

笔墨由心真性情

时间:2016/5/28 12:02:20  作者:丛中笑  来源:日本财经周刊  查看:1  评论:0
内容摘要: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马波生的小故事在画界流传:一位相熟的朋友慕其书法去求墨宝,一见面他便爽直地铺纸倒墨:“要多大,什么内容?”写完了还不停询问:“满意吗?不满意我重写!”一个大情大性的马波生跃然眼前。日前,记者有幸拜见马老师,一头长发、大嗓门、漫不经心的装扮,没有一点故作高深的架子。说话快,走路快,更看不出是个年逾花甲的...

笔墨由心真性情

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马波生的小故事在画界流传:一位相熟的朋友慕其书法去求墨宝,一见面他便爽直地铺纸倒墨:“要多大,什么内容?”写完了还不停询问:“满意吗?不满意我重写!”一个大情大性的马波生跃然眼前。日前,记者有幸拜见马老师,一头长发、大嗓门、漫不经心的装扮,没有一点故作高深的架子。说话快,走路快,更看不出是个年逾花甲的老人。马老师笑着说:“是书画艺术让我焕发青春。”

 

师从李可染丹青化赤诚

 

     1985年,马波生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卢沉工作室研修,恰巧与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同属一个班。“有一次我去可染先生的家,于是便恳求先生赠我墨宝。”说起与恩师的初遇,马波生陷入了回忆里。那时李可染已经是著名的大师,他对于这位已经展露出艺术才华的年轻人十分偏爱。于是他当即回房,写下“金铁烟云”四个字。原来,这四个字是指唐代著名书法家李北海(李邑)的书法精神,世人称他的书法既有金铁的骨气,又有烟云飘渺的逸趣,“今天我给你写这四个字,就是让你体会这种精神。”到今天,马波生还记得李可染先生说这话时的郑重表情。

      1987年,马波生两年研修结业之际,准备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书画展。一天,他壮着胆子问李可染:先生,倘若将来我的画有了一定造诣,能拜您为师吗?此时,先生眼睛一亮说:“好啊,我很高兴能有你这个弟子。”三鞠躬之后,师徒的情谊就此结成,马波生万万没有想到,拜可染大师为师的梦想,竟然就这样成真。

    “老师曾经告诉我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要始终风雨前行,用手下的笔画出真诚的心。”这是李可染对他的叮嘱,马波生一直记忆犹新。

 

大情大性中的豪放本色

    马波生有一枚章叫做“半闲”。他说自己人如其章,半忙半闲。有人说马波生是一个书画家,但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家。教学之余,他到处奔波忙碌,国内国外写生、办展览。

   他在澳门办了一份双月刊——《中国画坛》,总编、编辑、采写、发行,连校对、印务都一肩挑。几年下来,《中国画坛》真办出点名堂来了,不但在国内画坛颇有影响,在美、日、韩等国和港、澳地区也有一定的反响。国内有些在画市上行情走好的“卖家”想挤进来一展“风采”,马波生毫不领情,他有他的艺术原则:给钱也不行,《中国画坛》是一个探讨学术的纯艺术天地。

     马波生的性格也体现在了他的水墨作品里。他用笔用墨用水都带着明显的情感灵动,笔墨恣意滚动、涂抹、泼洒,如疯狂般地发泄,通过笔墨与纸的碰撞,挥洒出许多动人的瞬间效果,并让这些瞬间效果化作凝固的作品。所以,他的许多作品,连他自己都认为是可遇不可求、不可重复的。他说,有一幅《地下停车场》的画作在北京弄丢了,后来出现在河北的拍卖会上,每当拿起作品的照片,他就十分痛惜,并非因为价钱,而是感叹其无法再生。马波生的画作,不论是早期的传统人物还是目前的现代都市,多趋于纵逸、清奇,尽显豪放雄浑之大气,这与他坎坷人生磨砥所陶冶铸就的豁达气质是分不开的。

 

水墨城市造就都市行者

 

    马波生的画作关注与表现的题材主要是城市建筑和江南民居。他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深圳,亲身体验工业文明的气息,画出了一批城市景观,他是当今画坛上表现城市题材较早的一位画家。

     马波生的画册中,有不少闪光的作品,如《城市立交》、

《特区工业村》、《南山新街》,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现代都市的气息。他的原创《都市框架》系列,涉及了古典水墨难以企及的领域,使传统水墨获得了发展。在传统水墨中,古典水墨的审美往往具有共性倾向,而现代水墨审美往往有个性倾向。当下水墨的多元化,使审美的标准比较宽松,正是有了这个自由空间,造就了马波生都市水墨的诞生。他被艺术评论界美誉为“都市行者”。



相关评论